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
今年我省“五一”黄金周接待入境游客1.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52万美元,同比增长12%和15%;接待国内游客17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2%和9.2%。
黄金周期间,我省天气晴好,春光明媚,全省各重点旅游城市和各大景区景点,欢歌笑语,秩序井然,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广大游客在领略龙江迷人春光的同时,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五一”黄金周。我省圆满完成了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工作目标。黄金周在有力推动我省春季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铁路、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繁荣了地方经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节日生活。
二、关于“五一”黄金周准备和组织情况
按照全国假日办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五一”黄金周旅游接待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旅游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旅游局作为省假日旅游工作的牵头部门,结合本省实际,在黄金周前和黄金周期间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周密组织和安排。
(一)精心设计“五一”黄金周旅游产品,丰富黄金周旅游市场
省旅游局结合黑龙江省气候季节性强、山地分布广、林地面积大、农业发达等资源特点,积极配合国家旅游局提出的“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以“走近自然、感受活力、体验乡村风情”为主题,整合推出了登山踏青游、春季赏花游、乡村风情游、科技文化游和自驾车游五大主题旅游产品及42条旅游线路。重点推介登山踏青、山花观赏、野菜采摘、野外拓展、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项目,还推出了观开江场面、品开江鱼、观春季北归候鸟、科技文化旅游等富有北方特色的春季旅游产品。在景点方面,既有知名度较高的镜泊湖、五大连池、二龙山、长寿山、松峰山等,也有伊春红星地质公园、齐齐哈尔兴十四村、铁力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等一些新开发的景点。针对我省春季天气晴朗少雨,适合开展驾车游的有利条件,特别推出了10条自驾车旅游,既有短途的郊区踏青游,又有内容丰富的长途度假游,这些产品成为“五一”黄金周旅游线路中的一个亮点。
(二)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黑龙江春季旅游知名度
为扩大我省“五一”黄金周的影响,省旅游局多途径、多角度加大了对我省春季旅游的宣传和促销。先后通过举办第八届滑雪节春天活力滑雪月、第九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参加2006国内旅游交易会等会展和节庆活动,对我省春季旅游进行推介。在《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黑龙江电视台、东北网、新浪网等新闻媒体对春季系列主题旅游产品和线路进行全面推介。牡丹江、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双鸭山、七台河等地旅游局在当地媒体上推出了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我省重点旅游城市齐齐哈尔市推出了以“鹤城人游鹤城”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游、红色旅游线路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旅游线路游、农业旅游线路游、文化古迹旅游线路游、宗教特色线路游、民俗风情线路游、都市观光线路游等九大品牌和特色旅游线路。“五一”前后,省旅游局指导各地举办了五大连池达子香旅游节、伊春杜鹃花观赏周等节庆活动,丰富黄金周旅游市场,炒热人气。黄金周期间,省旅游局会同省广电局等部门录制播放了黄金周系列新闻报道,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报道黄金周旅游市场,引导理性消费。省旅游局还借助网络优势,专门编辑制作了一期内容丰富的“五一”黄金周专题在政府网站发布,这些宣传具有即时、便捷、指导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网民读阅,点击率非常高。虽然今年我省“五一”黄金周期间气温低于往年,但由于提前进行市场预热和宣传,黄金周的旅游市场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胜往年。
(三)狠抓安全,确保“五一”黄金周万无一失
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安全始终是黄金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黄金周安全和服务质量,省假日办和省旅游局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黄金周安全工作,做好提前检查和黄金周期间的市场检查,确保安全。黄金周前,省旅游局提出从局机关、局直属事业单位做起,在全省旅游系统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专门邀请了市消防支队教官为机关全体职工讲授消防知识,由主管领导带队,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为了保证黄金周旅游市场的安全和服务质量,黄金周前,省旅游局纪检组长带队,省和哈尔滨市黄金周联合检查组对哈尔滨市的重点旅游区和旅游企业安全和服务质量进行了检查。齐齐哈尔市由主管副市长带队组成综合检查组检查了全市旅游安全工作。牡丹江、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双鸭山、七台河等地也开展了黄金周服务质量和安全检查,取缔了一批黑社和黑导,对旅游车船和易发生事故的旅游项目进行了重点检查,督促企业消除安全隐患。省旅游质监所向社会发放了4万份黄金周服务质量征求意见表,并在省电视台“有话好好说”栏目中推出一期“五一”黄金周节目,向游客宣讲如何维护权益、进行旅游投诉及其他出游注意事项,受到游客欢迎。省质监局开展了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黄金周期间出动执法人员1750人次,检查食品1465批次,保证了旅游安全。
(四)积极开展旅游诚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五一”黄金周前,省旅游局以开展旅游诚信建设活动为契机,坚持“管理、服务、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以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在提升全省旅游总体发展质量上下功夫。按照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黑龙江省诚信旅游活动,集中开展了对旅行社门市部的整治行动,联合工商部门开展查处旅行社发布虚假广告、违规广告,规范旅游广告内容的专项行动。在全省星级饭店中开展了以“细微服务”为主题的星级饭店诚信建设活动,要求饭店强化“细微服务”,解决管理粗浅、经营粗放、服务粗心等突出问题,推动诚信建设。并深入开展了旅游区(点)诚信建设活动,使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从软硬件上为迎接“五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做好了准备。黄金周期间,省和各地旅游部门加大了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旅游投诉,确保了旅游市场秩序。
(五)加强黄金周假日监控和值班工作,保证黄金周假日通讯和联络畅通
黄金周前,省旅游局及时与省假日旅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及时向全国假日办和省委、省政府汇报黄金周准备情况,将上级指示精神向下传达,敦促各地贯彻落实。黄金周期间,全省建立了对重点旅游区的监控和报送机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黄金周”运行和接待情况,随时掌握“黄金周”的相关信息和动态。全省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及相关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安排,增强应急、应变能力,及时协调解决重大交通、安全、紧急救援和游客投诉;牢固树立大局思想和“一盘棋”意识,加大协调工作力度,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级、各部门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级假日办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牺牲个人休假时间,全天24小时值班,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素质和可贵的敬业奉献精神。黄金周期间旅游统计和预报系统通行顺畅,各地假日办与省、全国假日办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确保了“黄金周”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黄金周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一)“前黄金周”热潮彰显假日旅游分流趋势
今年“五一”黄金周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前黄金周”热,我省游客在选择出游的时间和方式上更为理性。一方面体现为避开“五一”高峰期提前出行。从进入四月份开始,就有很多游客纷纷报名参加旅游团队,避开黄金周高峰提前出游。游客以中老年为主,主要飞往北京、上海、杭州、桂林、张家界、昆明、西双版纳等著名风景区和三亚、海口、厦门、青岛等沿海城市。新马泰旅游线路也是市民出游的热点,从哈尔滨市出发经北京、上海中转出境旅游的游客比去年增长五成。哈尔滨太平机场每天运送旅客8000余人次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35%。这股“前黄金周”热潮一直持续到“五一”前。另一方面,很多游客选择“五一”黄金周后的七、八月份去旅游,游客以学生、家长和带薪休假者为主,将掀起一股“后黄金周”热,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五一”黄金周客源。在黄金周旅游出游线路上,短线旅游较为火爆,多数游客选择北京、沈阳、千山、大连、华东等短线旅游线路,因电视剧热播而闻名国内的山西乔家大院旅游线路异军突起,报名踊跃;长线以海南、四川、云南三线为主,出境以港澳、韩国、日本、东南亚四线为主。旅行社出游组团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五一”期间,黑龙江天马国际旅游公司、哈尔滨铁道国际旅行社、黑龙江省招商旅游公司分别组织了百余人的大型外国团队来我省旅游,主要是东南亚、台湾、俄罗斯及国内湖北、辽宁、四川、重庆等地的游客。
(二)“龙江人游龙江”成为黑龙江省“五一”黄金周旅游的主旋律
“五一”正是龙江春回大地、花草初绽的好时节。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各地普降春雨,随着黄金周期间的气温骤升,全省各地草木返绿,漫山遍野春花绽放,城市乡村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活力。“五一”期间,80%的龙江旅游者选择到省内主要旅游城市、著名旅游区及居住地附近的景区观光休闲。一方面有登山踏青、山花观赏、野菜采摘、野外拓展、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品开江鱼、观春季北归候鸟、城市观光、科技游等40余种风格各异的旅游项目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充分休闲放松。黄金周期间,省内著名的旅游区接待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大中型城市到处可见熙熙攘攘、悠闲观光的人群。哈尔滨市内的太阳岛风景区、北方森林动物园、哈尔滨游乐园、东北虎林园、龙塔、欧亚之窗、索菲亚教堂、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科技馆、建筑艺术博物馆及中央大街等景区(点)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镜泊湖、五大连池、兴凯湖、二龙山、长寿山、松峰山、香炉山、兴十四村、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扎龙等回归自然、休闲度假胜地也成为人们“五一”期间的好去处。截止5月6日,太阳岛风景区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76.9%,门票收入127.8万元、同比增长413.3%;哈尔滨游乐园接待游客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9%,门票收入154万元、同比增长42.5%。北方森林动物园接待游客2.13万人次,门票收入130万元;二龙山接待游客1.66万人次,门票收入1.66万元,同比增长8.5%;亚布力接待游客0.79万人次,门票收入5.7万元;五大连池接待游客8720人次,门票收入23.57万元;兴凯湖接待游客1.35万人次,门票收入270万元;虎头经济开发区接待游客2.5万人次,门票收入375万元;大庆油田乐园接待游客1.29万人次;扎龙自然保护区接待游客1.41万人次,门票收入28.2万元。
(三)自助旅游、自驾车旅游比例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随着私家轿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人们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出游者选择利用黄金周七天长假自助旅游或自驾车结伴出行。今年“五一”黄金周自助旅游及自驾车旅游的人数显著增加,其中既包括出省旅游、省内旅游,也包括来省旅游。“五一”期间,民航、铁路、公路的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网上散客订房数量同比有小幅增长。很多游客只预订往返票,出省或来我省自助旅游,出游者基本是举家出游或团体结伴出游。黄金周期间,哈尔滨市几个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生意火爆,90%的车辆在黄金周前就被预订了。省内主要的自驾车旅游线路如太阳岛、松峰山、玉泉狩猎场、长寿山、帽儿山、香炉山、五大连池、杜蒙草原、扎龙湿地、横道河子、五营森林公园、佳木斯四峰山、街津口赫哲族鱼村等景区接待自驾车游客平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其中太阳岛、松峰山、玉泉狩猎场、长寿山、帽儿山、香炉山、五大连池、杜蒙草原日接待自驾车旅游者千余人。
(四)黄金周带火了龙江乡村旅游
龙江乡村“五一”不寂寞。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全省有农业旅游示范点18家,星级旅游家庭旅馆29家,有百余处A级景区位于城市郊区和农村。全省乡村旅游风情类型多样,风格各异,有豪迈的大农场风格、清新朴实的山野民舍风格、北方少数民族风格、边境异域风格、大森林山居风格,也有大湿地休闲小屋风格。这些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哈尔滨市郊、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鹤岗等地,交通便利,乡村气息浓郁,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较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多数游客结伴租车或自驾车,少数游客参加旅行社前往乡村旅游点。他们或登山踏青,或采摘野菜,或徜徉水边,或赏民族歌舞,品味农家炖菜、山珍野味、民族特色菜,晚间睡农家土炕、朝鲜大炕、少数民族帐篷或木屋,尽情享受世外桃园的放松和恬静,体会与都市生活不一样的村野情趣。香炉山、帽儿山、松峰山、兴十四村、牡丹江朝鲜屯、铁力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同江街津口赫哲村、杜蒙草原“五一”七天宾客盈门。黄金周期间很多游客自己设计了乡村旅游线路,一路游览多处乡村旅游点,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五一”黄金周,虽然我省气温偏低,但旅游却不断地升温,游客数量比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我省注重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丰富和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加上各级领导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使我省“五一”黄金周接待人数和收入再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