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旅游  >  黑龙江
搜 索
北大荒知青五十周年回访旅行:哈尔滨—佳木斯—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饶河—虎林
2018-06-28 10:19: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知青公园:

知青纪念馆

  哈尔滨知青文化主题公园,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怀旧纪念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绿化和森林覆盖率达到70%。园内的知青纪念馆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2016年8月13日,由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和谐之声合唱团、哈尔滨市道外区园林办职工合唱团、嫩江之声合唱团共同带来的“唱响中国梦,放歌哈尔滨”哈夏音乐会——北大荒知青专场演唱会,在风景如画的天恒山知青公园召开,标志着知青文化主题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插队门

  哈尔滨知青公园是目前全国占地面积最大、最具知青时代特色、史料最详备的公园及纪念馆。在知青博物馆内,分为政策篇、医疗篇、生活篇、居住篇、人物篇等多个部分,馆内展品大多数都是众多北大荒知青为纪念馆募集的。

插队知青宿舍

  佳木斯市知青广场:

  是佳木斯市文化记载知青历史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广场建成于2008年8月,位于沿江景观带中部、和平路城市景观带中轴线与沿江景观带交汇处,东西长约260米,面积12,953平方米。广场以“知青文化”为主题。

  当年,祖国四面八方的知青来到北大荒,来到佳木斯,在这里吹响了青春的集结号,然后再分赴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后来,又是在这里依依惜别,背起青春的行囊。如今建在这里的知青广场,定会勾起知青朋友无尽的情思和美好回忆。主题雕塑高15米,跨度12米。材质为铜、不锈钢、大理石,艺术手法为圆雕、透雕、潜伏雕、镌刻。

  知青广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帆状部分。造型好似一页掀起的纸张,上面透雕镂空字显示出1968年字样,表面刻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部分寓意是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帆状雕塑自然飘逸,凌空欲飞,象征着知青在艰苦岁月中思想、意志的升华。当年,知青以独特的方式为北大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直至今天,仍有两万多名知青留在了这块深情的黑土地,继续为北大荒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二是人物事物部分。身体健美的男知青驾驶拓荒牛奋力前行,无论人与牛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活力美。三是大理石雕刻部分。此部分有黑色大理石三块,表面影刻水纹,代表黑土地和三江平原。

  红兴隆管理局知青爱心家园:

老知青们在知青文化苑合影留念。

  八五三农场知青村:

  “知青”是八五三农场中无法抹去的名字,据统计,自1963年首批北京知青进八五三农场至1977年最后一批四川知青到农场,八五三农场有来自全国八省市知青12767名。按地区分:

  北京:3193人;上海:2415人;天津:979人;哈尔滨:886人;宁波:690人;佳木斯:342人;双鸭山:719人;四川:2759人。其中宁波知青分别于1969年5月17日和同年5月31日两批支边到八五三农场,这中间分配到八五三农场五分场的宁波知青成建制划归58团,现在登记在《八五三宁波知青荒友名录》中的宁波知青有572人。

  知青年代自1979年开始陆续返城,距今已过去三十几年,知青年代已成历史,她既不可选择,也不可复制,在我们的身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记,有苦痛、有磨难、有欢乐、有爱情,但更多的是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宝贵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得以在后来的生活磨难中能从容面对。如今,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悲喜人生,知青岁月渐渐淹没在经济建设浪潮中,谈出了人们的视野。但那段让人无法释怀的生命历程,像一首经久不衰的经典老歌,诉说着他们无尽的思绪。

  饶河知青:

  他们是我们饶河农场的建设者。这片土地上有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考验,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五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暂短的一瞬间。但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讲又是那么遥远和漫长。回想起那段知青上山下乡的岁月,往事一桩桩一件件象演电影一样呈现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忘却……

  那是1968年秋,一群十七八岁的热血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二团。当天晚上我们就被连里的“铁牛”接到了离团部较近的一营三连。这是一个耕地面积、人口相对较多的连队。在我们到来之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及哈尔滨等地的知青先于我们来到这里,加上我们几十个佳木斯知青,当时连队己有200多名知青和几十户老职工及家属。老职工中大多数人是跟随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的铁道兵转业官兵,也有五十年代末来到这里的垦荒队员。

  来到连队我先是被分配在农工排和老职工一块儿出工在地里干活。那时候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集中学习。学习内容诸如毛主席最新指示,毛选的某篇文章,还有开各种批判会,忆苦思甜会和学习反修防修文件及各类时事政治等。那时,我在和老职工共同劳动工作的接触中,逐渐了解了他们,我与他们的感情一步一步加深,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可以说他们是我的老师,他们一心为公,为祖国农场建设甘愿奉献,奋斗终生的思想、精神和品质一直影响着我的后几十年的人生。

  虎林知青:

  今天的虎林,历经十万转业官兵、百万知识青年和几代虎林人民的战天斗地、辛勤耕耘,已由昔日蔓榛林莽的“北大荒”,华丽变身为闻名遐迩的“北大仓”,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近年来,虎林市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与壮美的塞外风光,紧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坚持全景规划、全时配套、全业联动、全程服务、全域营销,倾力开发旅游优势和潜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绿”两大旅游品牌。驰名中外的珍宝岛、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遗址博物馆、中俄界江--乌苏里江、“世界最美湿地”--珍宝岛湿地、“面积最大的寒地野生荷花聚生地”--月牙湖、祖国夏季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神顶峰、“东方第一庙”--关帝庙、载入基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虎、二战终结地纪念园等一大批景区景点令中外游客神往,“诗画乌苏里,秘境珍宝岛,盛情虎林”逐渐被广大游客认知。

责任编辑:田彦飞
黑龙江之旅——北大荒知青回访黑龙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