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旅游  >  黑龙江
搜 索
“古驿路文化探寻之旅”呼玛县与二十二站:采金文化与知青文化
2018-08-02 10:04: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鹿鼎山

  8月1日的行程从呼玛县启程,历时近十二个小时,最终到达了中国最北村庄——北红村。

呼玛博物馆

  在呼玛博物馆馆展第三部分“古驿之路金色铺地”,讲到了呼玛县的采金文化。作为全国著名的产金大县,呼玛县沙金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有“黄金之乡”的美誉。在展馆这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微缩小场景的漠河金矿。

  沿着由铸铜和砂金岩,按照贯通呼玛的各个驿站的微缩比例打造的黄金之路走近,木质结构的“金山镇”建筑模型就出现了。据介绍呼玛金山镇因兴隆沟金矿的开采,矿工、商民剧增,房屋鳞次栉比,码头上船只往来穿梭,街道上商号、饭馆、当铺、宝局、妓院应有尽有,一时极度繁华。微型小镇从生活场景里的一纸一笔到蜡像刻画的一丝一发,无不生动复原了当时镇子上的生活。

  从1964年8月到1971年,有近6000名知识青年怀揣革命理想,带着火热激情,告别都市和亲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呼玛县14个人民公社、4个林场、81个生产队,自己县属工矿企业、国营农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知青生活。

  在知青回忆录前我们采访到了付梅芳同志,她是17岁从上海去北极村下乡,这一呆就是十年。在展馆电子屏前,付梅芳一遍遍翻阅着名单录,指出每一位当时同她一起下乡的同学,拍下每一张名册,准备回传给她的同学们。

  这样的文化在二十二站也有迹可循。石碑记载的“上海知青路”就是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据悉,呼玛县博物馆位于呼玛镇正棋路呼玛县城中心。博物馆造型犹如黑龙江流经呼玛县的曲线弧形。将原有的历史文物——抗联纪念碑作为整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叙述着呼玛县的红色文化、采金文化、抗联文化、知青文化和民族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