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8日讯(记者 庄园) 1500年前,处于涪、琼两江环抱之地的安居古城商贾云集、人才辈出,诗人韩愈、书法家米芾也曾流连于此。8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千年的时运变迁并未让安居古城的人文气息有所褪色。如今,安居古城正充分利用好铜梁区的文化资源,打好“人文牌”,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传承文脉感知上千年的历史脉络
清晨的安居古城,是在店铺的叫卖声中苏醒过来的。当街头第一家鸡丝豆腐脑开始冒出热气,慕名前来的食客已经到来。豆花的香味在青石板和明清老建筑中飘散开来,恍惚间,还可感知古时安居的繁荣昌盛。
据历史考证,早在2万年前,人类的足迹就已经到达这里。1500年前,勤劳的安居人在这片土地上搭瓦建房,引得商贾云集,文人幽居于此。如今,1500年的时间悠悠而过,安居古城已成为原住民安居乐业、世人休闲旅游的绝佳之地。
安居古城依山为城、傍水而生,既有巴渝古镇特有的刚毅,也有水乡的柔美与灵气,在历史的长河里,琼、涪两江之水一直在此静谧流淌,乌木溪穿城而过,造就了安居独一无二的水墨山水。
当登上128级阶梯,跨入安居古城星辉门时,一条古色古香的古街,如画卷般展现于眼前。沿街是明清朝代的古老建筑,古朴雅致,仿佛还能触摸到安居上千年的历史脉络。
古城中城墙院落、宗祠行会、宫庙建筑群雄林立,老街建筑以城墙为界,至今还保存有4000余米长的老街巷。古城“九宫十八庙”享誉川渝,“安居八景”闻名遐迩,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龙文化、书香文化、抗战文化相互交融。
作为一座文物宝库,安居古城堆砌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遗存。至今,古城内有重庆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这里既有韩愈米芾等墨客流连于此的史事,也有第十四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缓步徐行,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的厚重感。
在古城内,时常会闻到一股浓郁香甜的“米花糖”味道。但是,安居人并不把这叫“米花糖”,他们有一个更为文雅的叫法——“翰林酥”。
“翰林酥”这个叫法从何而来?华夏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柏强告诉记者,安居自古才子辈出,自宋代便出进士,以明清两代为甚。据统计,安居宋元明清中举人者,多达200余人,其中进士23人、翰林4人。人们为了弘扬文风,鼓励学子好学上进,便把“米花糖”叫“翰林酥”。

承载乡愁千年古城风韵犹存
随着古城开发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人们对于乡愁的追寻和守望,安居得以拂去岁月的尘埃,再现世人面前。
早在清代中叶,安居就修建了福建会馆天后宫、湖广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南会馆濂溪祠等。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特地鲜明,千百年传承下来成为乡愁和记忆的承载之所。
游在安居古城中,随处可见独具安居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湖广会馆能欣赏到川剧、荷花龙、天后宫祭妈祖等民俗活动,古城中还有旱船、舞龙、舞狮、水云龙等表演应接不暇。
记者在古城看到,街巷两旁遍布着儿时记忆里的各色小吃。一个冲着呼呼热气的大锅,几个竹制“小桶”,几勺糯米粉,配上一团香甜的红糖,记忆里的“冲冲糕”就做好了;石磨现磨出来熬制的豆腐脑,加上丝丝入味的鸡丝,满口都是童年的味道;当然还有卖烧饼的、舂糍粑的、陈皮糖的、项链小粽子的……古城历史就这样流淌在唇齿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还恢复保留了包粽子、刻章、打爆米花等传统生活习俗,小巷子里,原住民用棒槌在石槽里打糍粑,当地特色的拇指迷你粽子,精致可爱,这些传统习俗的保留,增强了市民旅游观光和参与体验的效果。
安居古城还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古城中居住着不少原住民,当地居民与历史古迹共生共荣,延续这座千年古城的“生命”。走在小城里,随时可以看见在门口择菜的老婆婆,身边不时走过背着背篓的大姐,古城浸润在一种原生态的气息中。
为维持安居古城的淳朴民风,柏强告诉记者,在保护开发与业态培育过程中,安居古城尽量保留原住民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性和民俗活动,大力支持原住民发展本地特色美食、工艺品,让他们的原始生活状态与古城完美交融。

文旅融合安居古城蝶变之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在安居古城的街头,龙文化无处不在。铜梁,古为巴国之域,铜梁龙历史悠久,观赏性强,龙舞彷佛是烙在铜梁人骨子里的印记,与生俱来。
铜梁作为龙的故乡,扬名海内的扎龙技艺则源自安居。在安居古城中一个不大的临街铺子里,一位工匠正聚精会神地做着活路。靠墙的架子上,摆放着几只美轮美奂的小龙工艺品,过往的游客还能窥见铜梁的龙文化。
李德瑜的铜梁龙扎制店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小小的店面是在政府的补助支持下,由李德瑜的外屋改造而成。李德瑜告诉记者,要经过制篾、扎龙、粘纸、填色、组装等10几道工序,才能做好一条完整的铜梁龙。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承了几代人的彩扎技术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每年的上元佳节,十里长街的龙灯彩扎总是当地的一大景观。
随着古城旅游的开发,不止李德瑜,很多外出务工的安居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陈杰便是其中之一,中学毕业后,陈杰就加入了古城舞龙队,现在每天在古城表演舞龙,月收入3000多元。
这一切都与铜梁政府努力打好“龙文化”牌,深入挖掘龙文化渊源,讲好龙文化旅游故事密不可分。近年来,铜梁促进文化特别是龙文化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在古城街边的小店里,游客可以学习舞龙、学习扎龙,参与到铜梁龙的制作过程当中,还可以购买龙绣、龙雕等工艺品。
柏强透露,除此之外,安居古城还推出了相思糍粑、安居贡米、折扇、剪纸丝绸画等60余种颇具安居特色的旅游商品,将文旅进行了深度融合。
提档升级用美丽景观文化旅游留住游客
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公示了276个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名单中,铜梁区安居镇名列其中。
安居古城“九宫十八庙”风貌依存;翰林院、大夫第香气诱人;街巷明清建筑鳞次栉比。不仅是安居古城,目前铜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0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达48项,说书弹唱、旱船庙会、号子歌谣等古朴民俗风情特具特色。
柏强告诉记者,下一步,安居古城将对景区进行提档升级,继续深挖文化、延伸文化产业链,用美丽景观文化旅游留住游客。
据了解,安居古城引入中铁集团,投资200亿元对古城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安居古城正加快情景水街、乌木溪综合整治、后河街改造,安居古城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柏强透露,目前,安居古城投资8000万元打造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四星级山水园林酒店,目前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配套建设,建成投用后将填补安居古城无星级酒店空白。安居象山玫瑰花海项目,目前完成花海观赏区、观赏鱼基地及仿古船主体工程,现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据统计,2017年,安居古城已经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2亿元。
“通过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安居古城旅游景区将形成一个文化特色彰显、品牌深入人心、服务实施完善、景观丰富多彩、产品体系丰满、管理体系健全的区域性旅游综合体。”柏强说。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2021/08/27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五个一百”,浸润心灵的力量
- 27日新增确诊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云南)
-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庆谈判
-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给网络活力护航 为网络正气撑腰
- 穷兵黩武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钟声)
- 多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长换人 纽约州新冠死亡人数“追加”1.2万
- 埃塞俄比亚地方暴力冲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