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日本当代工艺大师赤木明登在《造物有灵且美》一书中发出了对“美”的叩问与思考。无独有偶,当人们看到顾亮36幅纸本水彩系列作品时,也会不禁发出“造物有灵”的感叹。12月8日至15日期间,由新意动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斓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顾亮作品展,以《造物有灵》为主题,在奥林匹克森立公园北园树木园徽派老宅展出,吸引了大量艺术届人士驻足品鉴,游人如织。

顾亮,长于古都西安,毕业于西安美院,2000年随世交和业师蔡小华先生前往上海,2008年后定居北京。从早期的《地标》、《现场》,到近年来的《日常》、《线索》,顾亮作品中愈发频繁地出现“减”与“简”的影子,也越来越接近某种经验的本质。这也让他更多地思考人与造物主,人与人之造物间的纠结,他无时无刻不与它们对话,他看见、他听到,所以无论铅笔、曲别针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在他的画笔下,都渐渐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张力和呼吸感。

《不想提笔》/顾亮/2018
接受采访时,顾亮坦言从小不爱写作业,于是铅笔重新生长,长成带刺的荆条,让人来不及握住就已然察觉痛楚。顾亮的目的当然不止于让人感同身受一种痛苦,当人们再度凝望铅笔,是否发现尖锐的刺已被削去,锐利的刃划过笔身,或圆或圆润的五面呈现出记忆中经典样子,游走于纸张的沙沙声是不是无法停止的呐喊,黑色的痕迹是不是干涸的血?顾亮没有回答只是笑笑,他的画笔造物“有灵”,如何与“灵”对话,是看客们要向自己求索的答案。
借助日常物件的朴实和水彩画的天然结合,顾亮对细节的把控也给予了创作更多的自由,在静物的选择上也有着自己的标准。没人知道顾亮会在什么时候动笔,将眼前的一切捕捉下来,抽丝剥茧,只留下一个造物,甚至是常人眼中正在高速运动的物件,只要那一刻它够纯粹,他就能看见。

《别倒》/顾亮/2019
顾亮与朋友学摩托,整个场地一上午都是绕杆倒下“哐啷啷”的节拍,于是《别倒》就在三连音的错位感中诞生了。可怜的杆儿,即便观者不了解这个故事,那些斑驳的痕迹与色彩也在控诉岁月的冗长,斜拉出来的影子日复一日地出现,杆子以将倒未倒的姿态出现,但画面的重心早已分布在底座之外,基于生活常识它注定要倒下去。顾亮画龙点睛的表现在于将运动的状态静止表达,以违反直觉和经验的表象刺痛观者的感官,于是密密麻麻的细节在杆身上出现了,它似乎记录了每一次磕碰,每一次摔倒,除了一丝命运的味道,一种不满的情绪也显而易见。
如果说,画静物的初学者是在刻画事物本身,顾亮的画笔所触已跳脱常理的桎梏,他的笔尖钟情于万物灵魂的表达,亦是一场思想解放。某年夏天,顾亮酷暑中吃瓜,他当时无法理解,那一口如何藏下那么多瓜子。浓郁的生命火种在舌尖跳跃,冰冰的瓤四处躲藏,一场“冰与火之歌”在口腔中爆发,“疯了,想传宗接代想疯了吧!”

《解暑-2》/顾亮/2014
于是西瓜和叉子一起进了画框,这是一块不怎么漂亮的西瓜,一块常人眼中如同“鸡肋”的瓜,但它也可以是一块奋斗的瓜,努力的瓜,叉子不仅被它拽得老长,甚至快要难以阻止它逃出画框。这是两种顽强生命力的较劲,亦是一种宿命的对决。
生活从来不缺少人造物,但又有谁会注意现代人已无法离开人造物,人们还在“万物有灵”中歌颂自然,却罕见顾亮这样表达灵与物之间由内而外的感受,认同人造物,向“物”致敬的有趣灵魂。以生活为起点,对寻常物件惊人的细节描绘,为画中物赋予了朦胧也难以置信的美,《造物有灵》的圆满展出,意味着顾亮的绘画继续向更高意识层阶攀升,并且有理由让人相信,这种攀登对于他而言是无止境的。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巴彦县“黑土保护第一村”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农业生产基础2021/11/05
- 黄轩谈从影14年心态变化 称演员应和观众保持距离2021/11/02
-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2021/10/18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 品质生活近在咫尺 腾飞吧!长三角
- 今日立冬,一片初雪喜时光,岁月不匆忙
- 疫情风暴眼的“摆渡人”:黑河没有过不去的河
- 中国网友做了个片子 起底美国全球散毒真相!
-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俄方支持中方关切!
- “韩国人原爆牺牲者慰灵碑”引日右翼媒体跳脚
- 又一起!印度一医院发生火灾11名新冠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