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旅游  >  黑龙江
搜 索
密山推出20条举措,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
2022-06-22 10:58:10 来源:密山融媒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为加强密山市旅游景区管理,切实保护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在景区传播和扩散。近日,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成专班对北大荒书法长廊、铁西森林公园、荷香园等景区进行防疫专项检查,同时推出20条举措,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

  1、景区要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二米线,落实景区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景区工作人员要按照全市行业要求主动采集核酸,提供景区服务时仍要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停止工作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旅游景点的游客、导游、地陪和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行程码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地区行程的人员禁止入园。

  4、加强景区内密闭区域或相对密闭区域(如景区内部的室内或半封闭演艺场地、场馆等)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建筑物具备良好自然通风条件时,密闭区域或相对密闭区域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5、正确使用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相关部件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演艺场馆面积、演出时间、客流高峰时段等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时段内的观众的最大接待量,合理设置观看演出时观众的间距,防止造成人员聚集。

  7、演出时场馆、场地内应设置专门人员,提醒观众、服务员、演员正确佩戴口罩,演出开始及结束时进行人流疏导分流,避免人员聚集。

  8、做好旅游景点内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门把手、楼梯间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9、保持旅游景点内清洁卫生,分别设置医用废物和生活垃圾箱及垃圾收储袋,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10、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的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11、实行预约制,科学合理制定营业时间,调控进入景区游客数量,不聚集、不扎堆,不准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75%,重点部位安排专人值守。

  12、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13、旅游景点内的商店和小卖部等小型零售场所需做好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14、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5、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人员密集时,游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6、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大屏幕、语音喇叭、宣传条幅,提醒进入旅游景区游客、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17、当出现发烧(超过37.3度)游客或发现黄、红码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行程的游客时,应第一时间向行管部门报告(电话:13836566663、13199188756)并引导至隔离间暂时隔离,并按照景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流程进行处理,同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18、景区开园前和经营期间要不定期(一个月内不少于2次)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做到各环节衔接顺畅有效对接,防止出现漏洞。

  19、督导检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成立景区疫情防控督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局长和旅发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文化行政执法大队、旅游股、旅发中心等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旅发中心副主任担任(电话:18246753820)。主要工作职责组织召开景区疫情防控调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检查指导服务,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汇总上报景区防疫工作情况。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障通讯畅通。

  20、严格工作要求,对景区疫情防控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放松心态、麻痹大意、流程不精准、查验不严、防控有漏洞等方面问题未能及时整改,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关停3天。行业部门因责任心不强、不作为不担当,未能贯彻落实好市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及行业部门防疫规定的将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责问责。

责任编辑:平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