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共同推出了“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活动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投稿,大家都在讲述着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来自阿联酋的哈迪,曾在陕西西安工作。他也带着“热气腾腾”的祝福,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哈迪在阿联酋迪拜长大,2008年曾前往陕西西安工作。在西安的三年间,哈迪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职业经验,更是对中国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你知道为什么这种面条叫‘biangbiang面’吗?”谈及自己的最爱,哈迪笑着打开了话匣子。这段在中国的经历,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也将中国美食的魅力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现在,哈迪在迪拜开了一家中餐厅,主营西安小吃。他希望能够将自己所热爱的中国美食带到阿联酋,让更多的人和他一样,爱上“biangbiang面”。
“中国给了我宝贵的人生经验”

哈迪回忆道,在西安的三年,收获很多。在西安的一家酒店工作期间,哈迪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他至今还与中国的朋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也一直期待着能再回中国看看。
最让他难忘的还是西安的美食,尤其是一家在大雁塔附近的餐厅,总是排着长队。哈迪说,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餐厅的规模都令人惊叹。

提起在中国工作的日子,哈迪认为这三年最为宝贵的收获就是经验。西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这些实战经验为他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爱中国美食的“匠心”味道
受过专业餐饮业务训练的哈迪对食物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中国美食的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投入的“匠心”,正是这种“匠心”保证了食物的品质。哈迪表示,中餐厨师不仅依靠优质的原料,更注重烹饪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运用各种烹饪手段让普通的食物变成美味。哈迪举了蒸包子的例子,厨师需要用优质的面粉来和面,还要经历发酵的过程,再调馅儿、包包子、上笼屉蒸。所有的步骤只为了一个包子,尽管食客们吃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制作一个包子的背后其实经历了许多道复杂的工序。

在迪拜,哈迪品尝过各种面条,但他认为都比不上自己在中国吃到的面条。他说中国面条优质的面粉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让菜品独具风味。
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爱上“biangbiang面”
尽管哈迪也喜欢北京烤鸭、饺子和烤羊肉串,但他最爱的中国美食还是“biangbiang面”。他说,每次看到中餐厨师“拉面”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不仅是美食更是艺术。凭着这份“老陕”情结,哈迪在迪拜开了自己的中餐馆,并且成功地复刻了地道的陕西味儿。

他自豪地介绍,自己餐厅里所有原材料都来自中国。因为哈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还原最地道最优质的西安美食。现在,哈迪的餐厅已经成了迪拜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地,甚至还登上了迪拜本地的探店榜单。越来越多的迪拜本地顾客开始爱上“biangbiang面”。走进他的餐厅,可以遇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回头客。

哈迪说,“biangbiang面”是店里卖得最好的菜品。食客们品尝到了“biangbiang面”,就会好奇这道菜从何而来。他们会去网上搜索,自然就会愿意进一步了解西安,甚至慢慢地会知道兵马俑、大雁塔。

哈迪说,他很骄傲能让更多的人认识“biangbiang面”,并为推广中国饮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他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探索更多城市,做中国美食的文化交流使者。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口袋公园 扮美冰城2024/08/22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 未成年人检察概念曲《奉时光予你》
- 近110亿人次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
- 新学期新传承|这座西北小城 在校园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活水”从哪里来?
- 从安倍到李在明,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近90%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