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月2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韩雨晨 实习记者 李骏宇) 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街道上,天津芦台大集在“人声”中苏醒,用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迎接新年的到来。
芦台大集距今已有约350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农历逢三、逢八开集。作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它不仅勾勒出最鲜活的城市烟火,更成为当地人们心中的文化地标。
“一口锅”焖出幸福味道
“开锅咯!”随着直径2.25米的“宁河第一锅”锅盖打开,腾腾热气翻滚而上,稻米的清香、肉的浓香融合着蘑菇鲜香的肉焖米饭即将出锅,让大锅前等待的众多游客翘首以盼,只为尝上一口地道美食。

用“宁河第一锅”制作非遗美食肉焖米饭(央广网记者褚夫晴摄)
“我老家就是宁河的,从小时候就吃过这肉焖米饭。这次坐大巴车来赶宁河大集,我特别高兴。”刚拿到米饭,市民张阿姨就忙着往嘴里送了一口,直呼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今年,芦台大集在原有基础上增设35亩区域,加开“逛宁河赶大集”主题年货集,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百姓春晚在此汇聚,将最有年味的乡村市集活跃了起来,让最具活力的乡村文化旅游热了起来。
“我们组织农业企业、农户带着‘土特产’参加赶大集活动,同时还特别策划了‘宁河第一锅’活动,免费请老百姓品尝宁河肉焖米饭、腊八粥、瓜酱、水溜丸子等特色美食,由此吸引更多的人气客流。”天津市宁河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刘玉洁表示,很多游客在这里认识了宁河的红瑶甘薯、岳川辣酱、曹庄草莓等农产品,既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也让广大消费者体味了赶大集过大年的浓厚乡土气息。
一专区亮出非遗“绝活”
挤过人群,不远处的民俗表演舞台上热闹起来,“镲镲镲”的飞镲表演开始了。“一镲一镲的打击声叠起来,就像海浪一样,给人澎湃的感觉。”飞镲《海潮》表演者关有志介绍说,从一人到两人打再逐渐演变为多人表演,飞镲已经成为一项独特的技艺展示,见证着重大节日的到来。“每年我们都来表演,这个大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热闹了。”关有志说道。
舞台一侧,是芦台大集的非遗展示区,盆罐庄村制陶技艺、东丰台镇的木版年画等市级非遗项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传统技艺在这里得到了新的生命,不仅成为了人们观赏的对象,更成为了可以触摸、可以购买的商品。

巧手妈妈团手工制作的绒花(央广网发实习记者李骏宇摄)
在摆满葫芦的摊位前,芦台葫芦雕刻第四代传承人冯皓正在精心雕刻,不一会儿,一个书法与葫芦结合的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家都以为这是烙画,其实它跟烙画的区别是可以触摸,不掉色。”冯皓一边回答着游客新奇的提问,一边展示着“绝活”。
挨着葫芦摊位,一朵朵娇艳美丽的绒花整齐码放,“戴绒花是天津妈妈的一种仪式感,今年又赶上‘双春年’,寓意特别好。”宁河区芦台街道悦港湾社区书记李红表示,绒花又称“妈妈花”,是天津女人除夕夜头上戴的饰品。“社区巧手妈妈团利用半个月时间,手工制作出1000多朵绒花。”
一群人赶集寻“年味儿”
从瓜果蔬菜到日用百货,从地方特产到非遗体验,芦台大集上近千个摊位从南逛到北,一眼望不到头。宁河大米、七里海河蟹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更是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选购。

芦台大集人头攒动(央广网记者褚夫晴摄)
川流如织的人群让赶大集的脚步愈加放缓,从东北来的曹先生正喝着免费提供的芦根。“这个地方太大了,既能免费品尝各种非遗美食,还能观看各种各样的表演。”曹先生感慨地说,他已经逛了两个多小时,“大伙儿这么热情,虽然天很冷但是心里很热乎。”
“这里摊位多,种类齐全,第一次过来感觉挺好。”手里腾不出空的市民张先生也迎上来开心地说,年关将至,一家三口特意从天津市北辰区赶来体验年味。
面对镜头,9岁的薄欣雨也迫不及待分享着赶大集的新奇体验:“这里有我爱吃的萝卜,香甜可口的红薯,还有没吃过的小馒头蘸酱……”稚嫩的童声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欢快的笑颜映衬出过年的欣喜。
芦台大集自腊月初八盛大开集以来,累计吸引人流量近50万人次,综合性收益近3000万元。这个蕴藏着人文魅力和乡土气息的大集,不仅是天津特色、特产的鲜活展现,更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乡愁记忆。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口袋公园 扮美冰城2024/08/22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 未成年人检察概念曲《奉时光予你》
- 近110亿人次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
- 新学期新传承|这座西北小城 在校园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活水”从哪里来?
- 从安倍到李在明,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近90%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